李树真,男,嘉兴学院文法学院法律系教授,法学专业建设负责人,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主要讲授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和法律逻辑学课程。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著有专著两部:《精细化司法证明中逻辑与经验基本问题研究》(2012年12月出版,教育部与浙江省社科课题结项成果)、《刑事证据审查判断精细化过程因素与进路》(2012年6月出版,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担任浙江省刑法学研究会理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Q1:法学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法学是研究法律、法律现象以及与法律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其具体研究对象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 法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法律。从全球视野看,法律包括成文法和非成文法(主要是判例法),我国的法律具有成文法立法传统,整个法律体系包括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程序法、国际法以及其他各种部门法;
- 法学还要研究各种“法的现象”。法律不是凭空产生的,同时“徒法不足以自行”,所以除了关注静态的法律本身外,法学还关注法律的产生、法律的运行、法律的未来走向等基本问题,关注立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过程,关注法的移植、继承、现代化问题,关注法律秩序、利益、正义的基本理论,关注法律观念、思想、制度、事实、规律等等问题。
- 法学还要研究与法相关的问题。法律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这些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研究法学的主要问题。
Q2:法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专业模块课与任选课有哪些?
核心课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国内统一。
该核心课程群包括16门: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专业模块课一般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由各院校具体确定。我校法学本科专业现有三个方向:商事法务、会计法务和司法实务:
商事法务方向的模块课主要有企业法与公司法、破产法、金融法、竞争法、税法、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房地产法、电子商务法等;
会计法务方向的模块课主要有企业法与公司法、破产法、税法、会计学原理与实训、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 、审计学及模拟实验;
司法实务方向的模块课主要有企业法与公司法、审判实务、检察实务、律师实务、公证与仲裁实务、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等。
任选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面向和兴趣自主选择,我校法律专业教学计划中设有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证据法学、法律逻辑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刑事犯罪侦查学以及与社会、经济、文化有密切联系的20多门任选课程。
Q3:法学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什么素质?
- 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重点掌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16门核心课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方向深入掌握该方向基本理论和系统知识。
- 形成科学、稳定的法学思维模式、思维方法,具备法律职业者理性、公正、独立、协作、勤勉、审慎等基本素质。
- 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 法学新知识获取能力;
- 运用法律方法、理论和知识独立分析、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能力;
- 法律事实探知能力;
- 法律论辩说服能力;
- 群体协作中化解纠纷能力
- 比较系统地掌握掌握一门外国语,能使用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写作和会话能力;具备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获取和处理本专业信息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能撰写各种法律文书,具备较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述能力。
- 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前沿状况,把握法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
Q4:学习法学专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会各有不同,但以下问题可能较具代表性:
法律包含了众多部门法,法学著作更是汗牛充栋。除了确立终身学习观念,更要掌握正确、科学的法学学习方法,诸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法规范分析与法理阐释相结合等,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善于体验、总结和提升,还可以多与专业教师沟通,尽快掌握这些方法。
法律思维模式具有一些典型性特征,例如合法性、程序法、证据思维、法律真实观等。法律人的话语体系也是一套规范化的法言法语,其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对有些学生而言这一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法律的生命不仅在逻辑,更在于经验与技能,法律人需要具有法律良知和“铁笔”“钢嘴”。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非一日之功,我们会通过法律演讲、法律论辩、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法学论文写作等常态化的训练帮助学生尽量缩短这一过程。同时,国家根据针对不同法律职业面向采取措施在正式执业前实施执业能力培训。
- 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效。
- 法律思维模式和法律话语体系建立过程较长。
- 法律实践技能不足与提升困难。
Q5: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大致有哪些?
本专业的毕业生去向大致有以下三个方向:
- 传统的典型的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其任职资格包括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和国家或省级的公务员资格考试。
- 法律公共服务职业,包括党政机关、政法部门的公务员或公益组织的工作人员,前两者需要通过国家或省级的公务员考试,这一方向的法律职业对法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要求,但不同职位对是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有不同要求。
- 新型法律职业(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城乡社区的专门法务人员)这一类职业对法学知识和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但一般不硬性规定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法学人才的职业面向就是传统的典型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体、以法律公共服务职业和新型法律职业为两翼的结构态势。我校法学专业的司法实务方向、商事法务方向和法务会计方向正是为适应当下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要而确立的,旨在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不同需求的实用型高素质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