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曹泰斌教授

发布单位 :            时间 : 2019-05-2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曹泰斌教授

曹泰斌,男,1957年10月生,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现太原理工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曾任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等,现任嘉兴学院图书馆书记兼副馆长、机电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大时延变参数对象的控制理论及系统、电渗技术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近几年来主持、参与各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3次,主编、主审高校教材3部,主持、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及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Q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内涵(属性)是什么?

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学科教育体系看,主要包含电气工程、自动化两个学科,其中电气工程为主导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可进一步细分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五个二级学科。电气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

各个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或者培养的侧重都有所不同,但共同点都应该是培养围绕电能产生(发电)、电能传输(输电)、电能分配(配电)、电能使用(用电)全过程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格应该体现强电与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电工与电子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对应岗位应该是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 管理、运行、测试等。

Q2、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是什么?

基于我校的办学历史、学校定位、服务面向、社会需求和现有条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体现紧密围绕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四大环节进行专业培养目标的设计,设置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以发电、输电为主)、电气传动及自动化(以配电、用电为主)两个培养模块(方向)。其中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模块的学习内容,既有火力、水力发电,也有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既研究大电网,也研究微电网。其中电气传动及自动化模块的学习内容,既有直流、交流电机拖动,也有伺服电机、微电机等应用;既研究调速系统,也研究企业配电。前五个学期不分方向,在第六学期可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前期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一个模块进行专业方向的学习。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气传动及自动化、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制造业、电力工业,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试验运行、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模式上实施理论教学、实验实习、专项培训相互支撑、协调促进,体现教室与实验室结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教育与培训结合、专项强化与全面发展结合。

Q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电气装备及系统问题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别掌握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电气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安装、试验分析、集成运行的基本能力。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了解装备制造、电力等工业企业的生产流程、产业政策和法规,具备一定的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能力。

Q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哪些?

课程体系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学科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如电路原理、工程电磁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还有两组模块课程,分别为电气传动及自动化模块: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工厂供电、伺服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模块: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Q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有哪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分布主要是电力工程、机电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生物化工、电子信息、计算机等。在更大的意义上看,只要是与电能有关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本专业的毕业生。从工作岗位性质来看,可以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制造、技术研发、运行测试、经营管理等。就业地域以本省的嘉兴、杭州、宁波、温州及外省的上海、江苏为主。

我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一直很好,不存在无业可就的状况。去向主要有国内外继续读研深造,进入省内外火电、水电、电网等发电、供电企业,进入电气装备等各类制造企业,其他相关企业和自主创业。为更有助于学生在就业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完成培养方案确定的课程教学和环节训练后,学生还可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工业企业实际需要的各类资格培训项目,并可获得一些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

Q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其他一些相近专业的区别在哪里?

电气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电子信息类的电子信息工程、通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仪器仪表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都与“电”相关,广义地分都可以认为是“电类”专业,但它们之间还是有着显著的区别。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将“电”作为能源,研究对象是“电能”,而其他专业是将“电”作为信号,研究对象是“电信号”。有人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称为“强电专业”,而将其它专业称为“弱电专业”,比较形象,也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强电”主要在于提供和应用电能,“弱电”主要在于采集和处理信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是只涉及“强电”,也涉及“弱电”,为了提高电能从产生、传输、分配到使用的质量,必须借助“弱电”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管理,电子信息、通讯、仪器等方面的知识也必不可少,因此是适应面比较宽的专业。

Q7、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学了这个专业、特别是学了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方向若去不了电力局就没用了。实际上除了到从事供电的国家电网系统的各级电力局(公司)外,还可以到从事发电的火电厂、热电厂、环保电厂、水电站及新能源发电企业,也可以到电力设备的制造、安装企业,还可以到大型企业的动力、配电车间(工段)等。这些地方都需要掌握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知识和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一般是不能胜任的。第二个误区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都是传统的知识和技术,不如通讯工程等专业学的都是“高”、“大”、“上”。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领域也应用了许多的高新技术,如电子信息、通讯、新材料、环境工程等,为适应岗位需求,我们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均有所体现,如设置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计算机网络技术、DSP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等课程,拓宽了毕业生的知识体系,也为将来从事这些高新技术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就业领域十分宽广是本专业的特点之一,凡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本专业的服务。服务领域包括能量转换机械、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各种服务机械、家庭和个人生活用机械、武器装备等,可从事这些服务领域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产品销售等工作,常见的职位包括:产品研发工程师、生产工艺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品质检测工程师等。本专业学生具有机和电的知识背景,有了本专业的基础,也可在其它多个领域内得到较快和较好的发展。近十年毕业学生在嘉兴地区就业的主要新兴特色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光机电产品、紧固件等。

版权所有 ©️  嘉兴大学招生网  浙ICP备12033620号-2  浙公网安备 33049802000391号